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:
- 1、询问笔录怎么做
- 2、询问笔录最终当事人签字有什么要求
- 3、行政询问笔录严重吗
询问笔录怎么做
当事人对笔录进行核对的,询问人员选择“请核对”,由被询问人在笔录最终处写上“已核对,以上内容与我所述一致”,并应当签名、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。被询问人阅读有困难的,应当向其宣读笔录,询问人员选择“已向你宣读”,由被询问人签名、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宣读情况。
记录重点情节:记录员应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,抓住询问中的关键情节进行记录,同时忽略不重要的细节。这要求记录员具备全面的纪检监察聪明和综合能力。遵循记录规格:各种记录材料都是案件档案的关键部分,必须满足格式要求。
要做好询问笔录,开头来说必须熟悉案情。记录人员应通过认真阅卷,了解当事人的违纪违规事实、情节以及造成的后果,明确询问的重点。熟悉案件当事人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职务等信息,尤其要注意人名、地名中的同音字,以防记录错误。接下来要讲,苦练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。
开门见山说,介绍身份并出示证件,确保经过记录在案,经被询问人签字认可。接下来要讲,准确填写询问笔录的固定信息,仅留待询问结束时填写时刻至具体分。注意记录被询问人的姓名和年龄。接着,迅速明确询问目的,不绕弯子,明确告知被询问人调查内容与责任。
询问笔录最终当事人签字有什么要求
1、法律分析:询问笔录没有行政执法人员签字但有当事人签字,只要诚实,就有效力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》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,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,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。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,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,不得阻挠。
2、询问笔录签字了以后不会有麻烦。笔录内容诚实可信:询问笔录是在公安机关侦查人员等为了证实犯罪、查明犯罪事实,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如实记载讯问情况的文字记录,这种记录是基于被询问人的口头陈述和确认,被询问人需要对自己的陈述负责,被询问人提供了虚假信息或隐瞒事实,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3、要交给证人、被害人核对,并允许其改正其中的错误。证人、被害人要求自己亲笔书写证词的,要允许书写,必要时,也可以让证人、被害人亲笔书写证词。询问笔录的顺序应该符合实际的询问顺序。证人或被害人以及询问人员都应该在询问笔录上签名。
4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录完口供需要当事人确认。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,应当签名或者盖章,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八十四条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;对没有阅读能力的,应当向其宣读。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,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。
5、如果被询问人并非当事人或当事人委托代理人,无需告知其陈述权、申辩权及申请回避权利。 每份询问笔录应对应一个被询问人。 笔录尾部若有空白,应标注“下面内容空白”。
6、但必须事先认真询问,接着要求证人立即在询问地点书写。必要时,侦查人员可以把要他回答的难题列举出来,让他亲自书写。证人书写完毕后,应马上检查笔录里所写证言是否完全,若不完全,可以让他补充;询问笔录每页应当按顺序编号,并由证人逐页签名、盖章或捺手印。
行政询问笔录严重吗
1、不严重。行政询问笔录只是协助调查,并不严重。由于本人没有违法行为,也没有受到过任何处罚,因此不会有任何不良记录。派出所没有下达过《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》,那么就没有被处罚,没有处罚,就不会对今后有任何影响。
2、参与询问笔录通常是为了协助调查。如果无论兄弟们本人没有违法行为,并且没有受到过任何处罚,那么笔录不会导致不良记录,无需担忧。 如果没有收到《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》,说明无论兄弟们没有被处罚。既然没有处罚,将不会对未来产生任何影响。 在一般行政案件中,做笔录对个人的影响通常很小。
3、询问笔录签字了以后,如果当事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就不会有麻烦。警察做完笔录,如果录笔录的人涉及的难题没那么严重,那就直接回家。笔录分两种一种是询问笔录,另一种是讯问笔录。询问笔录主要是针对违法嫌疑人或证人、被害人等形成的笔录;讯问笔录只有对犯罪嫌疑人。
4、笔录只是协助调查,由于没有违法行为,也没有受到过任何处罚。因此是不会有任何不良记录的,不必担心。派出所只是找你去作了笔录,而没有给你下达过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,那么你就是没有被处罚,没有处罚,就不会对你今后有任何影响。
5、办案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情况。法律依据:《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难题的规定》 第四十四条 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的合法性有异议的,原告可以要求相关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。如果办案人员的介绍身份、出示证件等经过记录在询问笔录上,经被询问人签字认可后,就不会再有什么异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