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登高的诗句:10首经典诗词带你俯瞰山河壮美

登高诗句里的千年情怀
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——登高的诗句为何总能引发共鸣?从杜甫的悲秋到王僧孺的望远,古人登高时挥毫泼墨,留下的不仅是文字,更是穿越时空的生活感悟。今天我们就来盘点10首经典登高诗词,看文人墨客怎样在山巅与自我对话,与天地共鸣。

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

南北朝王僧孺的《落日登高诗》开篇就气势磅礴:”凭高且一望,目极不能舍”。站在高处极目远眺,连目光都舍不得收回,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!而宋代陈杰小编认为‘斗牛山登高’里面更直言:”乾坤有今日,江汉自东流”,将个人登高与天地运转相连,瞬间把格局拉满。最绝的是清代安定的《登胶山绝顶》:”登高须上最高峰,直透云关第一重”,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”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吗?

登高诗句中的家国忧思

说到登高的诗句,怎能不提杜甫的千古绝唱?”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——短短十四字,写尽漂泊者的孤独与沧桑。南宋郑侠的《次韵知郡登高言怀》同样动人:”莫向天涯说故乡,人身不似雁随阳”,在重阳登高时,连大雁都能南归,游子却只能遥望故乡。程炎子更小编认为‘登高感兴’里面发出灵魂拷问:”凭高穷北望,何处是中华?”这些登高诗句,早已超越风景描写,成为时代悲歌。

重阳登高里的生活哲思

重阳节登高赋诗是文人传统,宋代胡寅的《上封登高》就记录了这个场景:”今朝的的是重阳,独步崔巍觅醉乡”。菊花、茱萸、酒壶,这些意象在登高诗句中反复出现,承载着对时光的感慨。刘辰翁小编认为‘金缕曲’里面写道:”携手登高赋…歌未断,鬓成缕”,当年携手同游的伙伴,如今已是白发苍苍。管鉴的《念奴娇》更直白:”登高作赋,叹老来笔力,都非年少”,登高时最易触发的,果然是岁月无情啊!

现代人怎样读懂登高诗句

如今我们乘缆车就能轻松登顶,为何还要读这些登高的诗句?吴敬梓小编认为‘登高不至’里面给出答案:”独坐河亭人不到,一帘秋水读南华”。登高不仅是身体行为,更是心灵修炼。当你站在高楼阳台,看着城市灯火,或许就能懂杜甫”无边落木萧萧下”的苍茫;当你翻越山岭见到云海,天然会想起”直透云关第一重”的豪迈。这些登高诗句,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灵魂登山杖。

从”风急天高猿啸哀”的萧瑟,到”洞庭一剑,故人何许”的怅惘,登高的诗句就像多棱镜,折射出人生百态。下次当你登高远眺时,不妨轻声吟诵这些诗句,让千年前的文人墨客,与你共赏这片山河。毕竟,我们看的不仅是风景,更是穿越时空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