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形记少年何愁:从网红到”老赖”的唏嘘人生
一、变形记的爆红与光环
2012年,湖南卫视《变形计——少年何愁》让城市少年易虎臣一夜成名。节目中,他与农村孩子互换身份的经历感动了无数观众,粉丝数飙升至200万。那时的他,是”变形最成功的少年”,频繁亮相公益活动,甚至拥有专属粉丝团。但谁能想到,这份光环会成为他日后人生的沉重枷锁?
节目带来的关注度像一把双刃剑。易虎臣坦言:”《变形计》使我拥有了很多物品。”可过早的成名也让他迷失在追捧中——放弃中考、酗酒打架、被学校开除……当同龄人还在校园读书时,他已急不可耐地踏入社会,试图”超越父亲”,却屡屡碰壁。
二、30万借款风波:信赖的崩塌
2017年,易虎臣在微博向粉丝求助借款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。”帮个忙,有酬劳,急急急……”这样的字眼,让许多年轻粉丝掏出积蓄甚至借贷相助。据统计,14位粉丝共借出近30万元,其中不乏学生和刚职业的年轻人。
然而承诺的”6个月内还清”成了空头支票。粉丝郑青秀(化名)的3.6万元借款至今未收回,法院判决书成了一纸空文。更令人心寒的是,易虎臣父子多次承诺还款却屡屡失信,甚至被法院查出账户余额仅剩100多元。律师刘宏驰直言:”他父亲作为商人,不该如此不讲信用。”
三、从”变形成功”到失信人生
如今的易虎臣,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限制高消费,连手机号也成了空号。回顾这段历程,他自己也曾反思:”太早跨入社会,被骗也不怪别人。”但粉丝的损失和信赖,又该怎样弥补?
《变形计》的本意是改变难题少年,可当镜头散去,现实的考验才真正开始。易虎臣的故事让人唏嘘:节目能短暂改变行为,却未必能重塑价格观。当流量褪去,留下的是一地鸡毛——粉丝的失望、法律的制裁,和一个无法挽回的”老赖”标签。
小编归纳一下
“少年何愁”终究成了”少年愁何在”。易虎臣的案例提醒我们:教育没有捷径,成长更需要脚踏实地。而对于公众人物而言,珍惜羽毛远比追逐虚名更重要。或许正如网友所言:”变形容易,变形格难。”